轉載自:原文標題:《杭州機場“最強大腦”今天啟用,機場運行將變得更聰明更高效》 2022-11-11 錢江晚報·小時新聞這顆“最強大腦”未來將更好地保障杭州機場有序運行,我們期待一下它的表現吧……
“預計航班量512架,放行正常,起飛延誤0,放行延誤0……”
今天(11月11日),杭州機場“最強大腦”——聯合指揮中心揭幕啟用,所有機場數據匯集指揮中心“駕駛艙”。小時新聞記者已經置身現場。走,這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這個目前在國內機場中席位數最多、面積最大的機場聯合指揮中心。
聯合指揮中心英文全稱Integrated Airport Centre,簡稱IAC。進入敞亮大氣的IAC指揮大廳,三面墻都被5米多高的高清顯示大屏占據。位于中央的主屏幕寬度達30多米,重要的運行信息都在這個屏幕上顯示。兩側一側為航站樓內顯示屏,另一側為航站樓外顯示屏,由各處監控小屏組合在一起。聯合指揮中心全國機場中面積最大,究竟有多大?據介紹,IAC建筑面積約7800平方米,核心區域的指揮大廳面積1400平方米,聯合席位布局了141個,也就是說有141人可以入駐。指揮大廳內分幾塊區域,運行中心區、場區中心區 、航站區中心區 、航班保障區、航空公司區、運維單位區等。
場區中心席位,有交警、運管、城管、公安、地鐵等部門。航空公司區,目前進駐了國航、南航、東航、山東航、海航、長龍、川航、廈航和貨運航空順豐。每個席位上都配備了三臺電腦,一臺臺電腦上,不斷變換閃爍著各類數字。席位配置獨特的藍、黃、橙、紅四色的機場預警燈光系統,格外引人入目,仿佛身臨科幻場景。▲一席三臺電腦。
機場指揮中心原來也有,“以前的指揮中心主要是運行中心在里面,場區中心、航站區中心等都不在指揮中心里。”杭州機場飛行區管理中心機場控制室副經理張程舒介紹,比如處理突發事件時,各部門的電話要來回轉接,處置效率肯定要低一些。
隨著三期項目投運,杭州機場未來年旅客吞吐能力將躍升至9000萬。高峰時,機場將有近千架次航班起降,十萬旅客進出,千萬級航班數據處理,保障環節繁多且復雜。為高效順利地銜接,作為三期項目配套工程,機場“最強大腦”應運而生。張程舒說,機場聯合指揮中心擔負起機場信息交互中心、運行指揮中心、資源管理中心、安全監控中心及應急處置中心五大核心功能。“現在只要有情況,各席位人員可以面對面交流,大家都在指揮中心里,還能直觀地看到各個區域的畫面,遇到問題便于高效處理。”▲每個席位電腦都接入了多個系統。
今天上午,坐在資源管理席上的工作人員特別忙碌,一直盯著三塊屏幕。這個席位說得通俗點,主要是分配飛機機位的。別小看分配這一工作,分配前,席位工作人員要確保現場的機位上沒有停放飛機,所以她前方的一塊屏幕是切換現場機位畫面的,還要了解前來的機型與空余的機位是否匹配,機位離航空公司區域距離遠近等等。
而在邊上的信息計劃席上的工作人員同樣很忙碌。這個席位要對航班信息進行錄入,雖然機器能自動計算出航班到達時間,但受各種因素影響,在實際中,需要在自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人工修正。包括大家經常碰到的航班延誤信息的發布,原因、時刻等都由這個席位的工作人員來發布。“以前航班延誤,由于設備原因,我們半小時或一小時才能公布一下計劃起飛時間等信息,但現在只要航班有提前、延后的變化,我們就能在第一時間通知各保障單位以及登機口。”記者看到,每個席位的電腦里,如今接入了相關單位的系統,空管二次雷達系統、航空器場面監視系統、全景監控系統、機場可視化系統、協同決策A-CDM系統,一個個智慧化系統助力實時展現機場生產運行態勢。有了這些系統,機場大腦便能“看得見”“聽得清”,為機場運行提供最優方案。▲這是各個時段的航班量柱狀圖。
“比如機場可視化系統,將航班、機位、交通、安檢、行李、值機等機場運營關鍵主題數據進行場景化展示,全景呈現現場視頻監控的同時,數據也會實時顯示,便于航班保障與突發事件處理。”機場“首席工匠”陳志杰說,利用智慧化系統,上至空中的航空器飛行路線,下至保障車輛位置,都能精確定位,實時掌控,如地面保障車輛超速或影響航空器滑行,還將提前預警,避免不安全事件的發生。這顆“最強大腦”未來將更好地保障杭州機場有序運行,我們期待一下它的表現吧。